"/>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www.bjzhmgsls.com)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大體還原了東漢末年到西晉統一這段時期的所發生的歷史事件,這段時期,群雄混戰,大小戰役共五十余次,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其中規模較大的八場大戰。
一、官渡之戰
官渡一戰決定了北方的歸屬權,參戰雙方分別是兵精糧足的袁紹和知人善任的曹操,這場大戰發生于公元200年,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大型戰役。曹操的雄才偉略以及卓越的軍事才能在這場實力懸殊的大戰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最終曹操大獲全勝,自此之后,曹操開始統一北方。
二、赤壁之戰
赤壁大戰是三國中規模最大的一場戰役,同樣也是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曹操帶領18萬大軍(號稱83萬)南下,準備一舉滅掉孫權統一全國。此時孫權與劉備組成聯軍,以長江為天塹,聯軍由東吳大都督周瑜統領,與曹操決戰于長江,后在周瑜的火攻之下,曹操大敗而歸,此戰直接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潼關之戰
潼關大戰是曹操向西進軍時遭遇西涼抵抗的一場戰爭,當時曹操在南方戰敗,為了解決西涼這個后顧之憂,他帶領大軍西征,在潼關一帶與馬超、韓遂展開激戰。后來雙方僵持不下,曹操用離間計取勝,此后,曹魏政權壓制關中,北方基本穩定。
四、益州之戰
赤壁大戰后,劉備得到了喘息與發展,在曹操無力南下之際,劉備按照諸葛亮的隆中政策向西川進發,于212年開展大規模軍事行動。劉備與張任大戰于雒城,最終張任戰死,西川最后一道防線崩潰,劉璋自知不是劉備的對手,遂出城投降,劉備盡得川蜀之地。
五、漢中之戰
漢中之戰是劉備與曹操為了爭奪漢中這個戰略要地而爆發的一場戰爭,此次大戰持續兩年之久,劉備這邊除了關羽,五虎上將基本全部上陣,曹操也是精銳盡出,雙方的博弈可謂十分精彩。最終劉備獲得勝利,占據漢中,進位漢中王。
六、合肥之戰
合肥會戰是曹操與孫權為了搶奪戰略要地合肥而發動的大型戰爭,于赤壁之戰結束后開始,從208年-253年,雙方共爆發了五次較大規模的沖突,互有勝負。值得一提的是,在合肥會戰時期,曹魏名將張遼大敗孫權,威震江南,為曹操征戰漢中免除了兩面作戰的顧慮。
七、襄樊之戰
襄樊之戰發生于公元219年,此時劉備已占據西川,留守荊州的關羽接到劉備的命令進攻襄樊之地。曹操先后兩次派大軍救援,第一次關羽水淹七軍,大敗龐德,威震華夏,曾一度將曹操嚇到想遷都。后曹操與孫權合作,呂蒙白衣渡江,關羽敗走麥城,在孫曹兩家的夾擊下,關羽兵敗被殺,蜀漢實力嚴重受損。
八、夷陵之戰
三國中最后一場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蜀漢昭烈皇帝劉備為重新奪取荊襄之地,同時為給二弟關羽報仇,發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征伐東吳。在東吳新拜的年輕都督陸遜的反擊下,火燒連營,蜀漢慘敗,此戰最終導致劉備苦心多年經營的蜀漢政權岌岌可危。
有道是“伴君如伴虎”,漢高祖劉邦的疑心極大,張良陪伴皇帝左右還能夠自保,這確實是...[詳細]
秦始皇陵一直都是考古界的重點保護、研究對象,自被發現以來就一直有著大量的謎題在困...[詳細]
《列女傳》是2009 年哈爾濱出版社出版圖書,作者劉向。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事跡的...[詳細]
多爾袞的一生都被重重謎團包圍,與皇太極的皇位之爭、與孝莊太后的情史糾葛。他戰功赫...[詳細]